新石器時代 紅山文化
玉豬龍
長 8.3 cm (3 1/4 in)
保留價: HK$ 100,000 / RMB 80,000
玉豬龍包漿古穆,其中一面的上半部分呈深褐沁,並於線槽間見累積日久的灰皮;下半部分則呈較鮮艷的黃褐沁,見沁絲和飯糝隱於玉髓;中部有大範圍侵蝕而成的疤痕,再次引證此器已久歷時代洗禮。豬龍整體飽滿,作蜷曲、首尾不接的「C」形,其首比例適中,一耳聳立,另一耳則老殘而缺(老殘指出土前的斷裂,非出土後的人為破壞),匠人採雙勾線製造假陽紋,隱起連繫而圓大的雙眼,吻部前突,鼻亦採簡單兩道假陽紋呈現皺紋,脖的位置兩面對鑽一大孔,似穿掛用,脖、腹之間亦因老殘而斷,獸身光素,尾部向末端稍收。
玉豬龍又稱玉獸玦,堪稱紅山文化玉器的經典代表,於有關地區有一定的出土數量,唯眼前的這件卻與別不同:首先,龍首位置仍維持生坑狀態,尚未產生長期盤玩摩搓而形成的温潤質地,保持了剛出土的原貌;而此玉豬龍下半部為熟坑,質地細潤光潔,沁色鮮艷,經人手盤玩,與上半部質地粗獷的生坑形成強烈對比,這可作古玉愛好者研究沁色變化的優良教材。其次,一般玉豬龍的玦口上下皆砣碾得平順,但本器郤有凹凸不平、與豬龍呈相反方向的「U」字紋,其實,這是八千年前典型紅山人以皮繩線具裁玉所產生的痕跡,製玉者把豬龍固定在一頭,然後把加配解玉砂的皮繩穿過中孔,以雙手朝着自己方向左右用力拉削,因為手力及玉質疏密不均,線具就自然上下波動,造成向拉切方向彎曲、上下吻合的弧形痕跡。這種拉切方式是紅山人其中一個主要的製玉方式,故上述痕跡不但具時代風格,亦是是判斷紅山玉器真偽的重要訊息。
以上可見,本玉豬龍具紅山時代的工藝特點,「U」形紋玦口亦有異於一般的玉豬龍,非同尋常,更重要者,本件大部分仍為生坑,幾乎稱得上是一件原汁原味的出土佳玉,這亦是它另一個獨樹一幟之處,故其價值之高無容贅述,藏賞者絕對不能錯過如此寶貴的入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