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銅坐龍
高 26.5 cm(10 3/8 in)重 8305 g
參考:1. 一件金代銅坐龍,形制與此拍品相似,現藏哈爾濱金上京歷史博物館 2. 一件金代銅坐龍,形制與此拍品相似,現藏北京首都博物館
估價:HKD 1,000,000 / RMB 880,000
這件坐龍為青銅實鑄,龍的造型設計為弓身踞坐之姿,尾部上翹,雙前趾著地,後趾成有力抓地狀,銅坐龍整體造型勻稱,線條流暢,各部位呼應映襯,渾然一體,龍首比例稍大,但微仰的姿態,半張的龍口似在端視前方,比之已經發現的金代同類器物構思巧妙,造型新穎,鑄造精細,具有特定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內涵。
此件金代銅坐龍從形象出發,認為是由不同種動物的身體器官組織結合而成,這些不同的動物身體器官形態反應著北方民族特殊的圖騰崇拜觀念,從而把金代銅坐龍作為金源文化的象征,既深入人心也是理所當然的。雖然金代銅坐龍是金初女真人沿用中原宋人制度的產物,並非女真人所獨創,但也正是因為如此,銅坐龍恰恰反映出金源女真人視中原漢文化為正統觀點,提現了金初女真帝王銳意進行漢化改革的決心,折射出了金源女真文化對外來文化虛心睿智的包容態度,而這多種良好的心理,正是金源文化不斷奮發進取民族精神的內在表現。
此件坐龍經多方學者考證,應飾放於大輦的頂輪之上,金初並無車輦制度,《金史》記載金代的車輦制度始於金熙宗,金初得遼之儀物,既而克宋,於是乎有車輅之制,熙宗幸燕,始用法駕,至於皇帝所乘之禦輦以及有關禦輦上的坐龍,《金史》記曰:「大輦,赤質,正方,油畫,金塗銀葉龍鳳裝。珠翠結雲龍……頂輪旋耀葉,中有銀蓮花坐龍……」金世宗於大定六年(1166年)重新審定皇帝所用金輅的形制,規定將從前所用的金輅飾物進行改造,止用輅,軾前有金龍改為伏鹿,軾上坐龍改為鳳。據此可知,當時坐龍的形象也曾安裝在皇帝乘坐的輦輅的軾上。軾,是古代車廂前面用作扶手的橫木,據此可推斷此坐龍應為金代皇室的御用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