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s://www.marchance-auctioneers.com/getimage/index/action/images/bgColor/0xffffff/width/374/height/374/name/5be56099bc0f0.jpg
  • https://www.marchance-auctioneers.com/getimage/index/action/images/bgColor/0xffffff/width/374/height/374/name/5bebee9eabd44.jpg
  • https://www.marchance-auctioneers.com/getimage/index/action/images/bgColor/0xffffff/width/374/height/374/name/5bebee9eabfe5.jpg
  • https://www.marchance-auctioneers.com/getimage/index/action/images/bgColor/0xffffff/width/374/height/374/name/5bebee9eac1fd.jpg
  • https://www.marchance-auctioneers.com/getimage/index/action/images/bgColor/0xffffff/width/374/height/374/name/5bebee9eac3b4.jpg
  • https://www.marchance-auctioneers.com/getimage/index/action/images/bgColor/0xffffff/width/374/height/374/name/5bebee9eac576.jpg
  • https://www.marchance-auctioneers.com/getimage/index/action/images/bgColor/0xffffff/width/374/height/374/name/5bebfc7c237b9.jpg
  • https://www.marchance-auctioneers.com/getimage/index/action/images/bgColor/0xffffff/width/374/height/374/name/5bebfc7c23ec6.jpg
拍賣品 7857
銅鎏金觀音菩薩
成交價
HKD 2,400,000
拍賣詳情
拍賣編號 18214E
2018年11月29日 - 4:00 pm
香港灣仔港灣道1號萬麗海景酒店M層會議室
2018年11月27至29日上午11時至晚上9時
拍賣品描述


銅鎏金觀音菩薩

高 15.6 cm (6 1/8 in)

來源: 日本回流

參考: 1. 唐代佛像,形制與此拍品相似,現藏於芝加哥美術館 2. 遼代造像,形制與此拍品相似,現藏於遼寧奉國寺

估價: HK$ 800,000 / RMB 704,000

自從佛陀在菩提迦耶排除萬難,成道頓悟的瞬間後,一個偉大的宗教—佛教,便在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佛像是對於佛陀形象的藝術再現,是信仰者懷揣著崇敬的心情所創造出的。佛教自漢代傳入中國內地,逐漸滲透到人們心中的精神領域。

遼代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少數名族統治下的王朝,遼代帝王從太宗開始,時代崇奉佛教。遼國的佛教文化繼承了盛唐時期的佛教佛學——為宣揚佛教,帝室經常前往佛寺禮拜,並舉行祈願、飯僧等佛事,佛教的信仰逐漸遍佈于貴族之間。據載,太宗會元年(937年),遼取燕雲十六州,此地原本就盛行佛教,所以逐漸發展為佛教文化中心,晚期時「僧侶,佛寺之數冠北方」。會同五年(942年),「聞皇太后不豫,上馳入,侍湯藥必親嘗。仍告太祖廟,幸菩薩堂,飯僧五萬人」這些都說明了遼代時期,佛教的重要地位。由此,在遼代整個社會崇佛風氣的影響下,遼代佛教和佛造像藝術呈現出一派繁榮的景象。

由此可見,遼代時期是我國佛教造像藝術發展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階段,當然留傳下來的佛寺、佛經及金銅佛像、彩塑數量也很多。在賈冬梅老師的《院藏遼代佛像小考》一文中所談及:「遼代金銅佛像藝術水準頗高,造型優美,精雕細刻,金色充足,是獨具特色的藝術創作。」正如眼前的這尊遼代佛造像大氣寫實,立於單層覆式蓮花座之上,蓮花座之下是金剛座。佛陀面容典雅飽滿,眼神沉靜慈悲,雙眉之間的一點烏仁那是佛陀的體現,嘴巴小巧細膩,微微張開。身體修長而端莊大方,身上的衣紋呈現出「曹衣出水」的褶皺。無論從人物樣式,還是服飾而言,這件佛陀都是遼代時期作品的精彩再現。

首先,我們從遼代的作品風格來談。自從漢代的白馬馱經一夢之後,佛教便綿延地傳入了中原大地。經過了幾個朝代的更迭,與晨鐘暮鼓信仰的傳遞,佛教藝術作品發展至於遼代也自成一派獨特風格。其風格上繼承了唐代造像玩轉活潑而不失端莊典雅的遺風,又在精細繁密中增添了婉麗的風韻。此外,契丹不僅吸收了宋代造像寫實的藝術手法,同時又融入了北方地區的審美情趣和技法。造像的風格更加貼近生活,世俗化味道更加濃郁。

這一點,本件拍品清晰呈現出來。對比現存於芝加哥美術館的具有明顯紀年的唐代佛像來看——直觀而言,面部呈現出唐代的審美標準,佛像面形皆為豐圓飽滿,前額寬闊,與賦予肉感的胸膛,到微微凸起的小腹,到流暢飄逸的衣紋……二者之間,可見作品人物深受盛唐時期佛造像風格的影響。

唐代作品的恢弘大氣與自信,同樣感染了遼代時期的佛像藝術作品,將本件作品與奉國寺的遼代造像一同來看,都展現出了彼時彼刻佛教興旺發展的盛況。現存於遼寧省義縣奉國寺的大雄寶殿,是遼國佛教建築的最高成就。殿內「過去七佛」並列一堂,又稱「佛祖道場」。從這組造像可見遼代的造像,與本件作品一樣:突出豐滿圓潤的面相,眉毛如同彎月,細長娟秀。眼睛半睜,目光慈祥,鼻直寬厚與廣額通連,嘴邊微微露出的些許笑意,顯出佛像內心安寧、胸懷博大、充滿自信。其神態莊嚴典雅、溫和親切,一派大悲大智的心懷和氣度。

然而,作品又與唐代作品有着明顯的不同——比如,對於人物衣紋的刻畫而言,唐代造像對於衣紋的處理是在真實的樣式之上進行裝飾性處理,有強烈的線條流動之感。

唐代佛像的衣紋質感柔而輕薄;而遼代佛像衣著除這些特點外,最大的表現便是衣紋質感比唐代明顯強烈。本件拍品人物身披袈裟、偏袒右肩、顯露心胸,衣紋整體塑造上有重有輕,有緩有密,瀟灑自然,較之唐代衣紋質感更加強烈。此外,遼國金銅佛像的衣紋線條,在小腿部都有生動的彎曲似小蛇般的線條,並且這種線條極為相似,這就是曲蛇狀衣紋。據考,這種表現手法廣泛流行於遼國時期的華北地區。

除此之外,相較唐代豐腴的人物造型,遼代時期的佛像同樣傳承了宋代作品的寫實與生動。宋代造像以對現實入微的觀察,將人物的神韻捕捉後以寫實的手法表現出來,宋人的這一審美情趣同樣影響了契丹人的審美觀。因而遼代的藝術除了自身性格中所特有的粗獷豪邁、奔放自然的美學基礎,也相容並蓄了宋代的具有世俗風韻——除了上文提及的服飾方面,人物造型也一改唐代之豐腴質樸,變得清秀理智,生活化、更為明顯,具有濃厚的人間煙火氣息。從這件作品可見,佛像肩膀寬闊而胸肌隆起,體態豐滿厚實,具有北方契丹人特有的剛健氣勢。而身姿則並不一味豐滿,人物更顯修長精幹。此外,契丹人用對稱、均衡的眼光看自然,因為本件拍品同樣對稱和諧,並造型優美,顯得凜凜堂堂。

值得一提的是,契丹政權對佛教的優容遠勝於同一時期的北宋,是我國佛教造像藝術發展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階段,留傳下來的造像同樣精彩紛呈。

將目光轉向佛陀的雙手,手印是佛教教義規範的表徵,在佛教中具有神秘的象徵和力量。佛陀一首當胸結說法印,一手執禪定印托有寶物。象徵著佛陀的佈道與內心的沉靜。

此佛陀立像,兩腿筆直而雙膝收緊,立於蓮花台座之上。蓮花座是眾佛喜歡且常用的台座。蓮座形制古樸,蓮花瓣整齊飽滿,寫意自然,簡潔的紋樣使得造像更加精美傳神。

總而言之,眼前這尊遼代釋尊,穿越近千年的時光,款款走來,帶著信徒虔誠的供奉與心底深刻的慈悲,向今人傳遞了契丹人篤信佛教的思想,娓娓道來了那段胡漢文化融合的時光。毋庸置疑的是,獨樹一幟的遼國佛教文化與佛造像,在中國的佛教藝術歷史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具有不可忽略的影響。

特别通告
閱讀品相報告
註冊    登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