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
銅鎏金「八寶」紋子午醒鐘
直徑 12.4 cm (4 7/8 in)
保留價: HK$ 150,000 / RMB 120,000
此醒鐘呈圓筒狀,造型獨特,形似鐘鼓。上方鐘面週邊一圈弦紋,鐘套周圍銅鎏金鏤雕輪、螺、傘、蓋、蓮花、罐、魚、盤長等佛教八寶紋,周圍飾卷雲紋,雕工精緻,寓意吉祥。鐘面週邊雕一圈弦紋,鐘盤中心有二圈黃銅盤,上盤伸出時針指示時間,盤內有一方口,內可調節鬧鐘時辰。週邊是銅鎏金錶盤,金底黑字書有子、醜、寅、卯等中國古代十二時辰計時單位,字體烏黑、端正而不失秀麗,底座正中嵌有拆裝旋鈕,左側刻「時鐘」二字。除具有一般鐘錶的走時、報時、報刻系統外,又增加了發更、打更系統及定更、調更裝置,能夠按一年之中二十四節氣夜間的長短調整並確定更的起訖和間隔時間,是清代造辦處將西方科技與中國計時完美結合的產物。鐘錶整體大方流暢,鎏金厚重,氣派非凡。
鐘走針時,清晰可辨其內裡裝置運動,匠心獨運。清宮鐘錶,由造辦處的做鐘處定制,加之皇帝的苛刻要求,鏨、雕、嵌、鑲、鍍,每個工序都配以最優秀的工匠通力合作打造,因此,清宮鐘錶件件都是精品。
隨著明清以來西方傳教士的東來,傳統的中國文化為先進的西方科技打開大門,而清宮正是這場交流的重要舞臺。傳教士借助西洋儀器開通傳教道路,而清宮則積極學習西方先進科技,受到影響的學科覆蓋天文、數學、物理、地理、機械鐘錶以及醫學等。乾隆朝的鼎盛國力使得高速發展的西方科技迅速應用在宮廷,乾隆本人對於複雜華麗的西方鐘錶顯示出極大的興趣。清宮造辦處下轄的做鐘處,即為清宮學習與改造西洋技器的作坊。本件醒鐘非中式傳統鐘錶,應為西洋教士自歐洲進獻,後由清宮作坊改造而成。
紐約佳士得2015年春拍中,一件十六世紀的德國醒鐘,其紋飾與鐘盤指示皆為歐洲元素,且結構較簡單,然造型與組成結構似有傳承,可謂中西文化交流的明證。相似實例可參考故宮舊藏清乾隆時辰醒鐘(著錄於《清宮鐘錶珍藏》,紫禁城出版社)和日本東京國立科學博物館藏中國制兩件醒鐘,其與本件以及故宮舊藏幾乎完全相同,可茲參考。另外中貿聖佳在2015年5月20日拍出的755號拍品,亦與本品近似;以及北京翰海於1996年11月秋季拍賣會拍出的編號1448的更鐘形制相同,可供參考。
參閱:中貿聖佳,2015年5月20日,Lot.755
北京翰海,1996年11月16日,Lot.1448
佳士得香港,2014年5月28日,編號3342